
考官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是指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专业化人才,以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体内涵和意义如下:
一、核心定义
根据中央及地方政策文件,高素质农民主要指:
具备文化知识、职业素养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
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规范,收入主要来自农业;
包括新型职业农民、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等。
二、政策背景与意义
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紧密相关,旨在解决农业人才短缺问题;
通过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向现代化转型;
培养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主要措施
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农业技术人员等,优先录取有相关培训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者;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三年),采用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
省级财政承担省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市属院校由地方财政支持。
四、培养目标
短期目标:通过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优先录取,提升农民就业竞争力;
长期目标:培养100万名高素质农民,打造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形成覆盖全国的高职扩招体系。
通过以上措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