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什么时候家长也当老师了

什么时候家长也当老师了

2025-05-27 09:18:37
特立独行的兔子
特立独行的兔子已认证

特立独行的兔子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家长作为“老师”的角色转变主要始于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同时近年来学校教育实践也推动了这一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法律政策推动(2022年)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这一法律框架为家长参与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角色。

学校实践探索(2013-2025年)

- 早期尝试:

2013年起,部分中学开始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如社团指导、社会实践等。 - 近年深化:2020年代,家长课堂成为学校特色项目,例如济南高新区春晖小学通过家长进课堂开展急救知识教学,郑州市管城区紫东路小学也定期组织交通安全主题课程。

社会观念变化

部分家长因教育焦虑,主动承担起更多教育责任,甚至替代教师完成部分工作(如批改作业),导致家校角色边界模糊。但需注意,这种“家长当老师”现象存在争议,可能影响家校共育效果。

角色定位争议

有观点认为家长过度参与教育会削弱教师专业性,建议明确家校职责分工,避免责任推诿。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家长参与能增强教育效果,促进亲子关系。

综上,家长“当老师”是法律、实践与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需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时,平衡家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