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不按营业范围如何处理

不按营业范围如何处理

2025-05-22 13:47:30
肖老师
肖老师已认证

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企业或个人超出经营范围的处理方式需根据经营性质和情节轻重综合判定,具体如下:

一、处理原则

区分许可与许可类经营

- 需经许可的经营(如金融、食品等):由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市场监管部门不直接处罚。

- 非许可类经营(如普通零售):市场监管部门不予行政处罚,需办理变更登记。

情节轻重决定处罚力度

- 轻微情节:

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罚款不超过3万元(无非法所得则1万元以下)。

- 严重情节:吊销营业执照,并处罚款。

二、具体处罚措施

行政处罚

- 罚款:

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最高3万元),无非法所得则1万元以下。 - 其他措施:责令停业整顿、扣缴营业执照。

民事责任

- 若超范围经营行为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垄断、特许经营),可能被认定为无效,需承担民事赔偿。

三、法律依据

核心依据: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六十条。- 补充规定:《公司法》第二百六十条、《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四、注意事项

变更登记优先:超范围经营后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避免加重处罚。- 法定代表人责任:可能面临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