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海导航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日语中同时存在假名和汉字,主要源于历史传承、文化融合及语言发展的需求。以下是具体原因:
汉字最早在公元前后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唐代时形成假名(万叶假名)作为汉字的补充,用于记录日语。日本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汉字成为表意和记录的重要工具。
假名作为汉字的补充
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最初是借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其意义,形成“文言二途”制度:口语用日语,书写用汉字。假名主要用于外来语、固有词及语法助词,弥补汉字表音和语法表达的不足。
区分同音异义词
汉字在日语中可表示固有词(如「山」「水」)和外来语(如「科学」「技术」),通过假名区分发音相同但词义不同的词汇,避免混淆。
语言发展需求
随着日本明治维新后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曾尝试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字母,但汉字因承载文化内涵和语言习惯,仍被保留并发展出假名体系。
总结:
假名和汉字共同构成日语文字体系,汉字侧重表意,假名侧重表音,两者互补使用以适应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