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的翅膀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韩国对汉字的使用经历了从长期使用到逐步废止的过程,具体时间节点如下:
汉字最早于公元3世纪传入朝鲜半岛,高句丽时期(公元372年)开始正式采用汉字作为国家文字,用于官方文书和命名。朝鲜王朝时期(公元9-14世纪)持续使用汉字,但仅限统治阶层。
韩文创制与初步改革(1443年)
1443年世宗大王李裪颁布《训民正音》,创制了以19个辅音字母为基础的韩文,但汉字仍作为补充用于正式文件。
全面废止汉字(1948年)
1948年韩国建国后,政府推行“文化去殖民”政策,正式废除汉字作为官方文字,全面采用韩文。这一阶段标志着汉字在公共领域的彻底退出。
现代使用现状(1970年代至今)
- 底层民众:
自1970年代起,韩国政府取消小学汉文教育,普通民众基本无法接触汉字。 - 上层阶级:部分高官和学者仍保留汉字学习,甚至将其作为区分社会阶层的工具。 - 特殊场景:在法律文书、学术研究等正式场合,汉字仍被允许使用。
总结:韩国自1948年后全面禁止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但汉字在特定群体和场景中仍有残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