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倡导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横和竖的教法是书法基础中的核心内容,以下是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与要点:
一、横的写法
- 长横:
起笔轻顿,向右行笔至右端重顿回收,左低右高,略带斜势,形似蚕宝宝头部。 - 短横:起笔轻抵,行笔稍扛肩,收笔顿一下,长度较短且变化较少。
- 逆锋起笔,行笔过程中保持中段轻顿,收笔时回锋或压笔,形成“方头圆尾”的形态。 - 长横需保持平稳,避免左右晃动,以维持字的重心平衡。
结构作用
- 横在字中起平衡作用,需与其他笔画协调,例如“三”“土”等字需注意横间距与长短变化。
二、竖的写法
基本形态
- 垂露竖:
斜顿入笔后下行,末端回收,形似水滴,收笔稍顿。 - 悬针竖:起笔与收笔尖锐,行笔中段逐渐提笔,笔尖超过竖尾,形似针状。
运笔技巧
- 垂露竖需保持下端垂直,收笔时用力顿挫;悬针竖则需边行笔边提笔,保持笔锋锐利。
结构作用
- 竖画多用于支撑结构,需与横画呼应,例如“十”“工”等字需注意竖画间距与倾斜度。
三、教学建议
基础训练
- 通过田字格或米字格练习,掌握横竖的起止位置与比例关系。 - 重点关注“方头圆尾”“中段轻顿”的形态特征。
字形分析
- 结合生僻字(如“不”“千”)分析横竖的变形与组合规律。 - 引导学生观察字帖,对比标准字形,培养审美能力。
习惯培养
- 强调先读帖(观察结构)、再临帖(模仿笔画)、后评品(自我调整)的书写流程。 - 通过歌谣记忆法(如“写横画,要记牢,左稍低,右稍高”)帮助学生记忆技巧。
通过系统练习与结构分析,学生可逐步掌握横竖的书写要领,为后续字体结构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