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裙子的古代汉字是什么意思

裙子的古代汉字是什么意思

2025-05-15 01:07:02
从未停步
从未停步已认证

从未停步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裙子”在古代汉字中的含义,综合相关资料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本义为下衣

在古代汉字中,“裙”最初指下衣,即类似于现代裤子的服饰,男女皆可穿着。例如《陌上桑》中“缃绮为下裙”的诗句,明确将“裙”与上衣(“襦”)对应。

与“裳”的关系

古代服饰以“上衣”和“下裳”区分,其中“裳”是特指下衣,而“裙”是“裳”的一种表现形式,后逐渐演变为专指女性服饰。

二、字形与结构

甲骨文与金文特征

- 甲骨文“裙”字呈上“君”下“巾”的结构,其中“君”表音,“巾”表意,体现形声造字法。

- 金文“裙”字保留了甲骨文的形声结构,战国文字和篆文进一步演变,至楷书定型为“裙”。

字形演变

早期裙子由多幅布帛拼接而成,随着工艺发展,逐渐出现褶皱设计,最终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裙子。

三、历史演变

服饰功能演变

西周时期,裙子已具备保暖和礼仪功能,但款式较为简单。战国至汉代,随着社会开放,裙子逐渐多样化,成为女性服饰的重要标志。

文化内涵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裙”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朝成绣夹裙”的描写,既展现了服饰的精致,也隐含情感表达。

综上,“裙子”在古代汉字中最初指男女同穿的下衣,后特指女性服饰,并通过字形演变反映了服饰工艺与文化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