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防溺水家长要做什么事情

防溺水家长要做什么事情

2025-05-14 06:22:16
张老师
张老师已认证

张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防溺水是家长暑期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务,需从多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强化监护责任

时刻看护:

孩子水中活动时,家长需全程陪同,避免分心(如玩手机、看书);

消除隐患:

家中水缸、浴盆等危险容器需及时清空,马桶盖要盖好,防止孩子误入;

监管公共场所:

公共泳池需选择有资质的管理机构,遵守深水区进入规定,避免孩子单独进入。

二、开展安全教育

牢记"六要六不准"

- 六要:履行监护责任、加强防溺教育、选择正规场所、穿浮身物、监督行为、学习急救技能

- 六不准: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不单独游泳、不熟悉水域、不盲目施救、不到无安全设施区域

教授自救技能:

教会孩子仰泳自救(如小腿抽筋时用力前蹬)、识别水中危险信号(如水流、漩涡)及基本求生方法;

强化风险意识:

通过案例、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了解野外水域、开放性水体的危险性,避免因好奇心冒险。

三、落实预防措施

家庭防护:

安装泳池围栏、救生圈等设备,确保孩子使用标准漂浮装备(如救生衣),避免使用玩具替代;

选择安全场所:

公共泳池需确认救生员配备、水质检测合格,水上乐园需遵守人流管理规范;

应急准备:

家中备好急救包(含绷带、消毒液等),并掌握心肺复苏(CPR)基本操作。

四、建立安全机制

行踪掌握:

定期与孩子沟通活动内容、同伴信息及归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制定规则:

家庭内部明确水域活动规则,外出时告知具体去向及联系方式;

及时响应:

发现孩子靠近危险水域,立即劝阻并报告,避免盲目营救。

五、避免常见误区

误区: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正解:游泳技能需结合水环境判断,如水流、水温变化等,未成年人仍需成人陪同;

误区:吹气玩具可替代救生装备。 正解:浮力不足的玩具可能失效,必须使用合格救生衣。

通过以上措施,家长可有效降低孩子溺水风险,确保暑期安全。若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呼救并拨打110,避免盲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