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塔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增加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需根据具体来源进行分类核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主要核算方式
股东投入资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当企业收到投资者超出注册资本份额的出资时,需按实际收到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无形资产”等科目,贷记“实收资本/股本”,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接受捐赠资产(非现金资产)
按公允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用资本公积增加实收资本时,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贷记“实收资本/股本”。
二、其他特殊情况
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其他权益变动
若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除净损益、利润分配等外的其他权益变动(如资本公积变动),需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费用
与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相关的手续费、佣金等,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贷记“银行存款”。
三、注意事项
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区别
资本公积不可用于弥补亏损,而盈余公积可以。小企业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需同时减少资本公积并增加实收资本。
会计分录格式
借方科目:需根据具体业务选择(如银行存款、资本公积等)
贷方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明细科目
通过以上分类处理,可准确反映企业资本公积的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