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固定资产成本如何确认

固定资产成本如何确认

2025-05-12 18:04:28
梦境编织者
梦境编织者已认证

梦境编织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固定资产成本的确认需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成本构成要素

直接成本

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调试费、保险费、关税、增值税等直接归属于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费用。

间接成本

包括管理费用、利息费用等虽不直接归属于资产,但与资产获取或构建直接相关的费用。

资本化利息

为购买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应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其他相关支出

包括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必要支出,如专业服务费等。

二、确认原则

实际发生原则

仅计入实际发生的支出,不包含估算或预测费用。

合理性原则

支出需与资产直接相关且合理,避免夸大或低估。

分期确认原则

通过折旧或摊销分期计入成本,反映资产消耗过程。

三、不同取得方式的会计处理

外购固定资产

- 需安装: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过渡,安装完成后再转入“固定资产”。

- 不需安装:直接计入“固定资产”。

- 多项资产无单独标价:按公允价值比例分配总成本。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资本化借款费用。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

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但若价值不公允则按公允价值。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租赁资产账面成本较低者入账。

四、特殊情况处理

增值税处理:

一般纳税人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不计入成本,小规模纳税人需计入成本。

减值损失:需定期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后调整成本。

后续改良/重大修缮: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五、总结流程

1. 确定购置价款及直接费用;

2. 资本化利息和合理间接成本计入成本;

3. 多项资产分配总成本;

4. 通过折旧或摊销分期计入损益。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确保固定资产成本确认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