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倡导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日语中汉字的音读(おんよみ)是指汉字在传入日本时保留的汉语发音,主要用于外来词和外来语的音译。以下是关于音读的详细说明:
一、定义与功能
音读是汉字传入日本后,直接采用汉字的汉语发音,未做任何调整。
与训读的区别
训读是日本人根据日语发音习惯为汉字创造的读音,主要用于表示原本日语中无对应词汇的抽象概念(如“学校”“经济”等)。
二、音读的分类
音读根据汉字传入日本的历史时期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吴音(ごおん)
5-6世纪从中国长江下游地区传入,如“夏(なつ)”“華(か)”读作げ(ge)。
汉音(かんいん)
唐代长安(今西安)时期传入,如“京(きょう)”“师(し)”读作かん(kan)。
唐音(とうん)
宋代传入,如“法(ほう)”“礼(り)”读作とう(to)。
三、音读的特点
历史演变性
同一汉字可能因传入时代不同而对应不同音读,例如“海”在音读中读作かい(与汉语发音接近),而训读为うみ。2. 使用范围
- 多用于外来词,如“大学(だいがく)”“火车(かっしゃ)”。
- 常见于固定搭配和熟词中,如“学校の先生(がっこうのせんせい)”。
四、学习建议
结合语境记忆:
音读多与外来词结合使用,需结合具体词汇记忆发音。
注意历史演变:部分汉字的音读可能因地区或语境变化,需结合字典确认。
通过掌握音读与训读的差异及分类,可以更系统地学习日语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