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启星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小学六年级奥数中的“定义新运算”是指用 特殊符号表示 特定运算规则,通过这种规则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概念
用非传统符号(如 *、⊙、☆ 等)表示新运算,例如定义 a * b = (a + b) × (a - b)。
运算规则
新符号需附带明确的运算规则,如优先级、结合律等。例如定义 a △ b = a × b × (a + b),需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临时性
定义仅适用于特定问题,不能直接套用四则运算定律(如交换律、结合律)。
二、解题关键
理解定义
仔细阅读运算规则,明确符号的运算逻辑。例如 13 * 5 = (13 + 5) + (13 - 5) = 26。
转化与计算
将新运算转化为常规四则运算,再按顺序计算。如 13 * (5 * 4) 需先算括号内的 5 * 4 = 10,再算 13 * 10 = 26。
注意事项
- 括号优先级高于特殊符号;
- 新运算通常与常规运算律无关,需按定义计算。
三、示例解析
例题:
若 a * b = (a + b) × (a - b),求 13 * 5 和 13 * (5 * 4)。
计算 13 * 5
13 * 5 = (13 + 5) × (13 - 5) = 18 × 8 = 144。
计算 5 * 4
5 * 4 = (5 + 4) × (5 - 4) = 9 × 1 = 9。
计算 13 * (5 * 4)
13 * 9 = (13 + 9) × (13 - 9) = 22 × 4 = 88。
四、拓展应用
定义新运算可解决复杂问题,例如:
定义 a @ b = a ÷ b + a × b(如 5 @ 7 = 5 ÷ 7 + 5 × 7 = 35),用于涉及乘除的混合运算;
定义 a ▪ b = a 的 b 次方 + b 的 a 次方(如 2 ▪ 3 = 2³ + 3² = 17),用于指数与幂次的组合运算。
通过练习,学生可掌握定义新运算的思路,提升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