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预借款的会计分录根据业务场景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预借款发生时
当企业或个人向企业预借资金时,需记录为:
$$
text{借:其他应收款——预借款账户名称}
text{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
其他应收款: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反映企业对借出方的债权;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反映实际支付的资金。
二、预借款报销时
全额报销
若报销金额等于预借款金额:
$$
text{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text{贷:其他应收款——预借款账户名称}
$$
反映费用发生并结清债权。
部分报销(需补差)
若报销金额小于预借款金额:
$$
text{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text{贷:其他应收款——预借款账户名称}
text{借:其他应收款——预借款账户名称}
text{贷:银行存款/现金(差额部分)}
$$
需要求员工归还差额。
全额补足
若报销金额大于预借款金额:
$$
text{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text{贷:其他应收款——预借款账户名称}
text{借:其他应收款——预借款账户名称}
text{贷:银行存款/现金(补足金额)}
$$
企业需补足差额。
三、预借款退回时
若预借资金未使用或多余退回,需冲账:
$$
text{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text{贷:其他应收款——预借款账户名称}
$$
反映债权减少。
四、期末处理
期末检查“其他应收款”账户借方余额,若为未收回款项,需通过坏账准备科目核销:
$$
text{借:坏账准备}
text{贷:其他应收款——预借款账户名称}
$$
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状况。
总结
预借款分录需根据实际业务类型选择方向,核心在于正确使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债权变动。日常处理中需注意报销金额与预借款的匹配,避免遗漏或重复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