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鄙的汉字源流是什么

鄙的汉字源流是什么

2025-05-12 03:23:54
吴老师
吴老师已认证

吴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鄙”字的源流可综合以下分析:

一、字形演变

甲骨文构造

甲骨文“鄙”由“邑”(表示城邑)和“畐”(象形谷仓)组成,象征有粮仓的城邑。其中“邑”是最早的部分,表示居住区域,“畐”代表郊外的粮仓。

小篆及后世演变

小篆时在“邑”旁加“阝”(阜字头),表示与城邑相关的土地。隶书时将“邑”简化为双耳旁,形成现代汉字“鄙”的写法。

二、词义演变

本义

最初指城邑外的粮仓或农田,引申为郊野的行政区划单位。例如《说文解字》提到“五酇为鄙”,即五百家为一个小单位。

引申义

- 边远之地:

因粮仓多设于郊外,逐渐引申为边远区域,如《左传》中的“群公子皆鄙”。

- 小城邑:特指规模较小的城邑,如《周礼》中用以统计城邑数量。

- 形容词:表示粗俗、浅陋,如《左传》的“肉食者鄙”。

三、文化内涵

“鄙”字的演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空间与资源的认知。最初强调粮仓与城邑的关联,后扩展为对地理空间的描述,最终融入文化评价体系,形成多重语义网络。

(综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