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汉字的二用是什么

汉字的二用是什么

2025-05-12 00:56:55
王老师
王老师已认证

王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的“二用”是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的理论概念,指汉字六书中的两种用字方法,即 转注和 假借。这一理论将汉字的构造方法分为“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二用”(转注、假借)两类。

一、转注

转注是指用一个字来表示音同或音近的词,通过字形或字义的关联实现替代。例如:

古诗文中的转注:《说文解字》中“以马喻人”即用“马”表示“人”,因二者在古音中相近;

现代汉字中的转注:如“泪”(lèi)和“雷”(léi),因发音相近而形成转注关系。

二、假借

假借是指用一个字来表示本义与读音无关的词,通过字形的相似性或语音的相近性实现替代。例如:

形声字中的假借:“借”本义为“出借”,后借指“借助”;

单字假借:“木”本义为“树木”,后借指“武器”(如“木剑”)。

三、补充说明

与造字法的区别: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造字方法,通过组合符号创造新字;二用(转注、假借)是汉字的用字方法,属于语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用字策略;

历史演变:转注多见于古文字,随着语言发展逐渐减少;假借现象贯穿全汉字体系,是汉字活用的重要表现。

通过“四体二用”的理论,可以更系统地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和语言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