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汉字国际码又称什么用

汉字国际码又称什么用

2025-05-12 00:56:26
李老师
李老师已认证

李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国际码是汉字处理系统中用于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交换汉字信息的标准代码,其正式名称为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简称 GB码)。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定义与作用

汉字交换码

汉字国际码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不同汉字处理系统(如Windows、Linux、数据库等)之间的汉字信息交换,确保数据传输的兼容性。

国家标准

它是中国制定的汉字信息处理国家标准,自1980年发布以来,GB2312-80是其核心标准,后续扩展为GB18030等。

二、编码结构

基本集:

包含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

扩展集:涵盖符号、数字、外文字母等7445个图形字符。

三、与国标码的关系

国标码是汉字国际码的一种具体实现,属于汉字交换码的范畴。

两者常被混用,但严格来说,国标码是针对GB2312等具体编码标准的称呼,而汉字国际码是更广义的术语。

四、历史发展

最初的国标码发布于1980年,后续多次修订,如GB18030扩展了编码范围以支持更多汉字和符号。

随着技术发展,Unicode成为更通用的国际标准,但汉字国际码仍被部分系统(如早期数据库)使用。

总结

汉字国际码即GB码,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标准,通过统一编码实现系统间的汉字兼容性。其核心是GB2312-80标准,后续通过扩展集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