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编码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涵盖标准编码、扩展编码及国际通用编码:
一、国家标准编码
- 中国国家强制标准,包含约6763个汉字及符号,采用双字节编码(0x00-0x7F为汉字区,0x80-0xFF为非汉字区)。
- 仅支持简体中文,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
GBK
- 在GB2312基础上扩展至2.1万字符,支持简繁体汉字,采用双字节编码(0x81-0xFE)。
GB18030
- 最新国家标准,覆盖7万+汉字及符号,兼容GB2312和GBK,采用单/双/四字节编码,支持少数民族文字和特殊符号。
二、扩展编码
Big5:
专为繁体汉字设计,与简体汉字编码无关联。
三、国际通用编码
- 覆盖全球所有字符,提供统一编码方案,采用变长编码(1-4字节)。
- UTF-8:
最常用互联网编码,向后兼容ASCII,广泛用于网页和软件。
- 8位编码,覆盖西欧语言字符,无法表示汉字等非拉丁字符。
四、其他分类维度
应用场景:
输入码:如拼音码、五笔字型码(字形编码);
机内码:计算机内部统一处理代码(如GB2312+8021转换);
字形码:输出时显示的图形代码。
总结
汉字编码方式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简体中文场景优先考虑GB18030或GB2312;
繁体中文场景需使用GBK或Big5;
国际化需求推荐采用Unicode(如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