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是拼出来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服装裁剪中的放松量是指在量体数据基础上增加的尺寸,以确保服装合体且具备活动空间。以下是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放松量的基本概念
放松量是人体净尺寸与成品尺寸之间的差值,需考虑呼吸、运动等生理需求。
计算公式
采用圆周差法计算:
$$放松量 = 2pi times (R - r)$$
其中,$R$为成品周长,$r$为人体净周长。
二、不同服装部位的放松量标准
常规服装
- 胸围:根据款式不同增加3-24cm(如衬衫18cm、西服18-24cm)
- 腰围:一般加放1-2cm(如西服8cm、裤腰不放量)
- 臀围:常规款加3cm,高腰款加4cm
- 肩宽、袖长、衣长等线性尺寸:全围加0.5cm
特殊款式
- 高腰/低腰设计:
低腰裤需测量腰围线至臀围线1/3处
- 宽松款式:如棉褛、风衣等,可增加2-6cm
- 贴身款式(如内衣):胸围不放或微调(±3cm)
三、关键影响因素
棉质、羽绒等厚面料需增加放松量(如每1两棉花加1.5cm)
工艺要求
弹力面料、高领、高腰等结构需针对性调整
体型修饰
胖体可通过减少胸围放松量(如西装胸围加放8cm,常规款16cm)来修饰
四、测量与调整要点
精准测量
- 胸围:绕胸最高点水平测量
- 腰围:肚脐上3cm处水平测量
- 臀围:臀部最高点水平测量
动态调整
根据试穿效果微调放松量,确保活动自如
五、示例计算
净尺寸:
胸围85cm、腰围68cm
衬衣胸围:85 + 10(基本放松量)= 95cm
衬衣腰围:68 + 1(基本放松量)= 69cm
(若采用公式计算,放松量约为10/2π≈1.6cm,总放量约11.6cm)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确定服装各部位的放松量,兼顾合体性与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