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字系统,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汉字是什么年代的书”的问题,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如下:
一、汉字的起源时间
商朝晚期的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系统,距今约3000多年。甲骨文主要用于占卜记录,已发现3000多个可识字汇。
更早的符号系统
贾湖刻符距今约7762年,属于与文字起源相关的早期符号,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文字结构。
二、汉字的发展阶段
甲骨文(约前14世纪)
商朝晚期的甲骨文是最早成熟汉字,已具备完整文字结构。
金文(商周时期)
伴随青铜器发展而兴起的金文,与甲骨文关联紧密,主要用于铭文。
篆书(西周至秦朝)
- 大篆:
西周时期出现,以石鼓文为代表。
- 小篆:秦朝统一文字后推广,通行于全国。
由篆书演变而来,东汉时期兴起并逐渐普及。
楷书及后续字体
楷书在唐朝定型,草书、行书等字体随后发展,形成“汉字七体”体系。
三、相关术语说明
“书”的早期含义:
在甲骨文时代,“书”泛指记录信息的载体,而非特指文字系统。
“汉字”术语的演变:最早见于东汉《说文解字》,但作为独立概念普及于唐代以后。
四、总结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系统化形成始于商朝甲骨文,距今约3000多年。早期文字形式如结绳、刻画符号等均无法形成完整体系,而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诞生。后续演变中,汉字不断优化,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自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