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信公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资产减值损失的认定需通过外部与内部信息综合判断,并遵循严格的会计处理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一、认定条件
- 资产市场价值大幅下跌(跌幅超过正常预期)
- 经济、技术或法律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 市场利率提高导致折现率上升
资产内在缺陷
- 资产过时、损坏或实体性能下降
- 资产闲置、计划提前处置或经济绩效低于预期
二、减值测试流程
可回收金额计算
- 取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的较高值
- 公允价值需参考市场数据及处置费用
- 现金流量现值需选择合理折现率进行折现
账面价值对比
- 若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则确认减值损失
- 减值损失金额=账面价值-可回收金额
三、会计处理
损益表影响
- 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减少利润
- 同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整账面价值
不可转回性
- 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四、特殊情况处理
资产组认定:
单项资产难以评估时,以资产组为单位进行减值测试
时效性评估:对无法恢复价值的资产需及时预案评估
总结:资产减值认定需结合外部环境与资产状态,通过科学计算可回收金额并与账面价值对比,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