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组织液的形成主要通过毛细血管的滤过作用实现,具体机制如下:
血浆中的水分、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在毛细血管动脉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这一过程主要依赖毛细血管血压(Pc)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πif)的差值,即有效滤过压(Pc + πif)。
关键影响因素
- 滤过动力:
毛细血管血压(Pc)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πif)共同决定液体滤出方向。动脉端Pc较高,πif较低,形成正向滤过压。 - 重吸收动力:静脉端组织液胶体渗透压(πP)与静水压(Pif)形成反向吸力,促使液体回流至血液。 - 平衡机制:有效滤过压=滤过力量-重吸收力量,其正负值决定液体流向。
液体回流与淋巴系统
大部分组织液(约90%)在静脉端被重吸收回血液,剩余约10%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最终经淋巴循环返回血液。
异常情况
当血浆蛋白摄入不足时,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大,可能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