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共同体关系,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分析:
家庭与学校分别承担不同教育角色:家庭侧重品德、情感、生活习惯等基础素养培养(如言传身教),学校则提供系统化知识传授、社会规则学习及集体生活体验(如竞争与合作)。二者目标一致,共同促进孩子成为人格健全、适应社会的人。
平等互动关系
家长和学校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单方面服务或被服务。家长通过参与家校活动、反馈孩子情况支持学校教育;学校则通过课程设计、家校沟通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
沟通与信任基础
良好沟通是关系核心:双方需通过多种方式(如面谈、邮件)交流学习进展、问题反馈及教育理念,建立信任。信任确保教育效果的一致性,例如家长及时了解孩子表现,学校反馈教学问题。
共同目标与责任
双方以“搭子关系”协作,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如监督学习习惯),学校是家庭教育的扩展(如发现潜能或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效果取决于双方影响的一致性。
总结:
学校与家长需通过平等合作、有效沟通实现教育合力,形成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