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的翅膀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信息交换码是指用于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交换汉字信息的标准化编码,我国自1980年起沿用国家标准GB2312-80所规定的 国标码作为统一标准。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汉字交换码即国标码(GB2312-80),由1980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定义,用于计算机系统间的汉字信息交换。该标准包含6763个汉字,分为一级3755个和二级3008个。
编码结构
- 国标码:
采用四位十六进制表示(如“国”字对应397AH),由区位码转换而来(区码+位码+32)。 - 区位码:十进制表示,前两位为区码,后两位为位码(如“国”字为2590)。
除GB2312外,GBK、GB18030、UTF-8等也是汉字交换码,但GB2312是我国长期沿用的基础标准。
应用场景
该标准确保了不同系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协议等)在处理汉字时的兼容性,是实现汉字资源共享的核心基础。
总结:
汉字信息交换码的核心是GB2312-80国标码,通过统一编码规则实现计算机系统间的汉字交互。其他如GBK、UTF-8等为扩展或替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