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汉字转注是什么意思

汉字转注是什么意思

2025-05-08 15:53:13
高山倡导者
高山倡导者已认证

高山倡导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转注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造字现象,指用同音或同义字相互注释、补充意义的方式。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字形、字音或字义的关联,形成一组可互训(即互为解释)的汉字。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定义

转注是汉学六书之一,指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汉字归为同一类,并通过相互注释实现意义传递的造字方法。例如“考”与“老”互为转注字,因同属“老”部且意义相近,可互为解释。

二、历史背景与理论

最早记载

转注现象最早见于先秦文献,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强调字形相近、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可互为训释。

学术争议

- 形转说:

认为转注字仅字形变化(如异体字),如“考”与“老”同属“老”部。

- 音转说:主张意义相同但声旁读音不同。

- 义转说:指出字义相同但字形无关,可互为注解。

孙雍在《转注论》中综合三种观点,认为“同声同义而异字”即转注的本质。

三、功能与特点

造字功能

通过同音或同义字的替代,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如“考”替代“老”后,“老”字被借用于其他含义。

用字功能

方便文献注音和释义,如《水经注》中“转注”指水流转向,通过互文解释避免重复。

历史演变

转注现象贯穿古代至现代,现代汉语中多见于古籍或学术文献,日常交流中已较少使用。

四、典型例子

常见转注对:

考(老)、老(考)、信(征)、征(信)等。

特殊场景:方言差异导致的转注,如“耳朵”与“耳垂”的地域性用字。

五、与其他现象的区别

转注与异体字(如“行”与“行走”)不同,异体字是字形变化而非意义关联;与形声字(如“材”与“才”)不同,形声字由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构成。

综上,转注是汉字通过声音或意义关联实现自我补充的智慧体现,既具有造字功能,也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