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师老郭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二进制互联输入(BI)是一种通过二进制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输入机制,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领域。其核心特点是通过二进制代码实现设备间的信号交互,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基本定义
BI涉及将二进制信号输入到系统中,这些信号通常由设备或传感器产生,用于表示特定状态(如开/关、高/低电平、逻辑状态等)。
参数对应关系
输入信号通过参数进行配置,参数分为两类:
- BI参数:
用于定义输入信号的二进制代码(如P参数);
- BO参数:用于配置输入信号对应的输出功能或用户自定义的二进制指令(如r参数)。
二、工作原理
通过BI参数将二进制代码与物理输入信号关联。例如,BI参数P0731的值为751,表示将二进制代码751映射到物理输入端口。
信号传输
当物理输入信号(如传感器读数)发生变化时,系统根据BI参数的配置将其转换为二进制代码,并传递给后续处理单元(如控制器)。
功能实现
通过BO参数,输入信号可以触发相应的输出动作(如设备启停、数据采集等),或作为其他设备的输入信号。
三、应用场景
工业自动化:
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通过BI实现输入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仪器仪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通过BI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通信协议:部分通信协议(如Modbus)也采用二进制互联输入方式。
四、示例说明
假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其输出信号通过BI参数P1001映射为二进制代码1010,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BI参数r1001被触发,执行报警动作。此时,BI参数P1001与BO参数r1001形成关联,实现输入信号到输出动作的联动。
总结
二进制互联输入通过二进制代码实现设备间的高效信号传输与功能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数据采集等领域。其核心在于参数的灵活配置与信号映射机制,使得系统具备扩展性和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