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同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职称学历造假的处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职称申报阶段的处理
学历造假一旦被查,将立即取消当次职称评审资格,且评审专家可通过多种途径核实工作经历真实性。
撤销职称证书
即使通过初步审核,后续若发现学历不实,职称证书将被撤销,且5年内不得再次申报职称。
诚信档案记录
造假者会被列入失信名单,相关信息会被记录在个人征信档案中,影响未来就业、晋升等。
二、在职期间的处理
劳动合同无效
学历造假属于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经济与法律处罚
- 行政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使用伪造证件可能面临拘留(5-15日)及罚款(500-1000元)。
- 刑事责任:若涉及诈骗等非法活动,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其他后果
职业声誉受损:造假记录可能影响个人在行业内的口碑,导致晋升困难。
薪资与福利调整:部分单位可能根据情节调整薪资或福利待遇。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
避免侥幸心理:学历造假风险高且后果严重,建议通过正规渠道提升学历(如自学、成人教育等)。
单位监督责任:用人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学历审查机制,发现造假行为应及时依法处理。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