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李组长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小学奥数中的抽屉原理(鸽巢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个基本且重要的原理,主要用于解决分配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如果将多于n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会包含2个或更多的物体。
一、基本定义与公式
把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必然存在一个抽屉包含至少2个物体。
扩展形式
- 若将多于m×n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则至少有一个抽屉包含m+1个或更多物体。
- 若将多于k×m+r(0≤r≤m)个物体放入m个抽屉,则至少有一个抽屉包含k+1个或更多物体。
二、核心要点
物品数与抽屉数的关系
需满足“物品数 >
抽屉数”或“物品数 >
抽屉数的整数倍”。
“至少”的含义
原理保证存在一个满足条件的抽屉,但不排除其他抽屉为空或包含更多物品。
三、典型应用场景
分配问题
例如:将10个苹果放入9个抽屉,必然有一个抽屉至少放2个苹果。
最不利原则
在证明存在性问题时,常通过假设每个抽屉物品数最少来推导矛盾。
公式应用
若a个物品放入n个抽屉,a÷n=商……余数,则至少有一个抽屉包含商+1个物品(余数≠0时)。
四、经典例题解析
例题:
五年级47名学生参加竞赛,3人成绩低于60分,其余74人成绩在75~95分之间,求至少有多少人成绩在75~95分之间?
解法:
总人数47人,成绩低于60分的有3人,剩余44人成绩在75~95分之间。- 将44人放入75~95分这2个“抽屉”(75-95分共21分,视为2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抽屉包含⌈44/2⌉=22人。
五、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仅解决存在性问题,无法确定具体数量(如“至少4个同色球”中的“4个”)。
扩展应用:可推广至多个维度的分配问题,如符号组合、颜色分配等。
通过以上内容,抽屉原理为解决分配、组合等问题提供了简洁有效的思路,是小学奥数中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