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公路胀缝如何设置

公路胀缝如何设置

2025-05-05 01:35:53
诚信公仆
诚信公仆已认证

诚信公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公路胀缝的设置需综合考虑集料特性、环境温差及施工条件,具体设置要求如下:

一、胀缝间距的确定

基本原则

根据集料的温度膨胀性、当地年温差及施工季节综合计算确定。高温施工或温缩系数、年温差较小的地区可暂不设置胀缝。

关键间距标准

- 集料温缩系数或年温差较大时,当路面两端构造物间距≥500m时,宜设置1道中间胀缝;

- 低温施工时,间距≥350m需设置胀缝;

- 普通混凝土路面胀缝间距通常为100m~300m,具体由膨胀量决定。

二、胀缝构造要求

基本构造

- 缝宽:

2.0~2.5cm,贯穿整个路面板厚;

- 缝壁:垂直于路中心线,确保密封性;

- 传力杆:居中设置,一半以上涂沥青或加塑料套,加长10cm的小套子,与接缝板连接。

特殊位置处理

- 邻近桥梁、隧道、平曲线或与其他道路交叉处需额外设置胀缝;

- 板厚变化处、隧道口、小半径平曲线等特殊部位应设置胀缝。

三、施工规范与注意事项

施工方法

- 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施工,混凝土未硬化时嵌入木条整平表面,再摊铺混凝土;

- 高温施工时可预留面板,后期再铺封。

质量要求

- 膨缝板应连续贯通整个路面板宽度,缝隙中不连浆;

- 传力杆安装需精确,与接缝板连接牢固。

四、补充说明

缩缝设置:

一次铺筑宽度>

4.5m时需设置纵向缩缝(3~5m间距),与胀缝功能互补;

材料要求:传力杆宜用光面钢筋,涂防粘涂层,套帽需活动且尺寸匹配。

以上设置需严格遵循《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等国家标准,确保道路耐久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