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工程计划工期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具体选择需结合项目特点:
一、工期分类计算方法
以全部日历天数计算,不扣除节假日、停工等客观因素。适用于合同执行情况检查,例如合同规定300个日历天。
实际工期
在日历工期的基础上扣除节假日、设计变更、材料短缺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停工天数。便于分析工期定额执行情况。
二、核心计算方法
关键路径法(CPM/PERT)
通过分析项目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最长活动序列),确定完成项目的最短时间。公式为:
$$
text{计划工期} = text{关键路径长度}
$$
适用于复杂项目,能有效识别工期风险。
资源限制法
根据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的供给能力计算工期。公式为:
$$
text{计划工期} = frac{text{项目总工作量}}{text{可用资源量}}
$$
适用于资源受限场景。
参数估算法
基于历史数据、专家经验等参数估算工期,适用于缺乏详细工程量分析的情况。公式为:
$$
text{计划工期} = text{任务工作量} times text{参数估算系数}
$$
。
工程量法
通过计算各工序的劳动定额或机械台班定额,累加得出总工期。适用于工序明确的项目。
三、选择建议
简单项目:
优先使用日历工期或工程量法。
复杂项目:采用关键路径法或资源限制法,结合参数估算法进行动态调整。
缺乏数据时:依赖经验估算法或参数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