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全知道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均质土坝防渗是水利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有效阻断坝体渗漏通道并保持渗流稳定。以下是综合多个研究案例的防渗措施及技术要点:
一、防渗处理方法
- 坝基帷幕灌浆:
在坝基覆盖层渗透变形或主要渗漏通道处进行灌浆处理,通过浆液填充裂缝和孔隙,减少渗漏通道的渗透能力。
- 库岸帷幕灌浆:针对坝体两岸渗透变形问题,沿岸坡布置灌浆帷幕,形成连续防渗屏障。
- 高压旋喷灌浆:结合化学灌浆与高压喷射技术,快速填充渗透性岩土体中的裂隙,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快速止渗。
- 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作为整体防渗体,填充坝体渗透轴线,要求渗透系数小于1×10⁵ cm/s,确保防渗效果。
组合式防渗方案
-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例如“坝基帷幕灌浆+库岸帷幕灌浆+高压旋喷灌浆”,针对不同渗漏类型和部位形成多层次防渗体系。
二、关键措施与注意事项
施工前期准备
- 进行详细地质勘察,掌握土质、水文等基础数据,制定科学施工方案。
-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优先选用高强度、低渗透系数的灌浆材料。
渗漏原因分析
- 除设计缺陷外,还需关注防渗墙老化、白蚁侵蚀、抗洪安全系数不足等问题,需针对性加固处理。
运行维护
- 定期检测防渗墙完整性,及时修补开裂部位,防止渗漏恶化。
- 加强坝体周边环境管理,防治白蚁等生物危害。
三、典型工程案例
松塔水电站:
采用“坝基帷幕灌浆+库岸帷幕灌浆+高压旋喷灌浆”方案,有效解决坝基渗透变形和绕坝渗漏问题,运行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老旧大坝加固:通过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替代传统土料,大幅提高防渗能力,降低维护成本。
四、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材料科学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未来防渗工程将更注重生态友好型材料(如纤维增强混凝土)和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注:具体工程需根据地质条件、渗漏类型等定制方案,建议咨询专业水利设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