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如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略”是古汉语中含义丰富的字,其意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核心词义解析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公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划分疆界)
本义指古代划分土地的疆界,引申为划分区域或管理范围。
巡行/巡视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荀吴率师伪籴于昔阳,使师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巡视边境)
指帝王或高官定期巡查疆域,或军队驻守边境。
掠夺/侵扰
《荆轲刺秦王》:“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攻占土地)
表示军事上的攻占或掠夺行为。
谋略/策略
《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长远的计谋)
指制定计划或战术。
忽略/不重视
《论语》:“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不因资历忽略后辈)
表示忽视或轻视。
二、其他含义
大略/简略:
如“大略无遗”“简略叙述”
几乎/全无:如“舟船器械,一时略尽”(几乎全部损失)
省略/简省:如“略去次要”
副词:全、皆、副词用法
三、字形与演变
“略”为形声字,本义与土地划分相关,后引申为其他含义。其字形从田(表示土地)演变而来,楷书形式固定为“略”。
四、用法示例
积极含义:
“孙子兵法”中的“攻心为上”,“略”指战略部署
消极含义:
“略人马”(《史记》)指大规模掠夺
综上,“略”的多义性使其在文言文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既可表示边界管理,也可表达军事行动、策略思考等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