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想成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采购合同管理是确保采购活动合规性和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主要包含以下核心管理措施:
一、合同签订管理
确保供应商具备法人资格,审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代码证及生产资格文件,委托代签需验证委托证明。
合同条款制定
明确采购物品的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核心条款,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约定质量检验方法。
多部门协同审核
生产、质量、技术、财务等部门参与合同条款公审,财务部重点审查价款依据和支付条件,法律顾问审核合法性。
审批流程规范
合同草案经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或授权人批准,正式合同需加盖公司合同章方生效。
二、合同执行与控制
履约管理
及时发送订货单,配合质量部进行物料验收,建立履约台账记录双方履行情况。
风险防控
- 对加工周期长的订单要求供应商提供进度报告;
- 大额合同要求厂商现场清点货物;
- 明确质保期和退换货条款。
变更与解除管理
变更合同需协商一致并书面确认,解除合同需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
三、合同监督与纠纷处理
内部监督机制
设立合同管理部门或专职人员,建立合同登记、定期汇报制度,监督合同执行并及时处理违约。
争议解决途径
协商不成的,优先通过仲裁或调解解决,必要时向法院起诉。
四、其他注意事项
保密管理:
涉及技术或机密信息的合同需签订保密条款;
预付款管理:初次合作单位建议减少预付款比例;
发票与文档管理:明确发票提供时间,合同签订后及时报财务部门备案。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有效降低采购风险,保障双方权益,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