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英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另”是一个多义汉字,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用于区分两者中的其他对象,如“另外”“另眼看待”“另起炉灶”等。
表示“分居、分开”
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分居而各自谋生,引申为割开、分离,如“另册”“另辟蹊径”等。
二、组词示例
常用词语:
另外(表示附加、其他)、另行(表示另外进行)、另议(表示重新讨论)、另眼(表示特殊看待)、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开始)。
成语与固定搭配:
另有洞天(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另辟蹊径(比喻创新方法)、另类(表示与众不同)。
三、字形与结构
繁体字:另(无繁体字,与简体一致)。
笔画与结构:
横折、横、撇、竖折、横,共5画,部首为“口”。
四、历史演变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最早解释为“分居也”,后扩展为“割开、另外”等含义。
作为姓氏时,多见于复姓,如“欧阳”“夏侯”等。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其他、另外、别样。
反义词:共同、一体、同一。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另”是一个兼具动作与状态含义的汉字,其用法广泛且历史演变丰富,是汉语中高频使用的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