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与家长沟通时,避免使用以下话题和语言,以免引发误解或冲突:
一、禁忌话题
- "这学期我一定让他当上班干部!""只要按我说的做,成绩保准进前三!"
- 风险:
家长可能认为这是空话,一旦落空易失去信任。
- "又在走廊跑跳!""字迹像鬼画符!"
- 风险:
将孩子问题公之于众,可能伤害家长感情。
- "你家孩子就是欠揍!""单亲家庭的孩子难管!"
- 风险:
归咎于家庭背景,易引发家长防御心理。
- "再这样下去只能留级!""等着校长找你们谈话!"
- 风险:
权威压制可能激化矛盾,反而不利于问题解决。
- "肯定是你回家没管他!"
- 风险:
未经核实就指责家长,易引发抵触。
二、沟通禁忌语言
- "你家孩子怎么这么笨!""他从来都不听,一点学习态度都没有!"
- 建议:
采用客观描述,如"数学计算需加强练习"。
- "都是你们在家不教育!""你们管教无方!"
- 建议:
以合作口吻提出建议,如"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 "你家孩子就是不行!""他简直无可救药!"
- 建议:
关注进步空间,强调潜力,如"这次作业比上次提前半小时完成,值得鼓励"。
三、其他需注意的沟通原则
避免比较与过去
不要拿孩子与同龄人比较,或翻旧账(如"你小时候更优秀")。- 尊重父母经验
即使认为建议过时,也建议温和表达:"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方法,结合您的经验调整"。
关注行为而非结果
重点讨论改进方法,而非单纯批评结果(如"今天作业比昨天整齐,进步明显")。
通过避免上述话题和语言,可以促进更和谐的家校关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