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夜思念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工资的会计科目归属及核算方式如下:
一、工资核算的会计科目
工资应计入此科目,反映企业因雇佣员工而产生的负债。根据受益对象,可细分为:
管理费用—工资(行政、财务等人员)
销售费用—工资(销售团队)
生产成本—工资(生产部门人员)
制造费用—工资(车间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
研发支出—工资(研发人员)等。
应付工资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工资也可计入“应付工资”科目,但该科目已逐渐被“应付职工薪酬”替代,使用频率较低。
二、工资核算流程
计提工资
月末根据考勤记录、工资标准等计算应发工资,借记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代扣项目
社保个人承担部分: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贷记“其他应付款—社保费”;
个人所得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应交个人所得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实际发放工资
下月发放上月工资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和“其他应付款—社保公积金”,贷记“银行存款”。
三、注意事项
部门归属:
工资需根据员工职责计入对应部门科目,如生产工人工资计入生产成本;
社保公积金:单位承担部分在计提时确认为负债,发放时扣除;
其他福利:如节日津贴、培训费用等可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科目。
通过以上流程,企业可规范工资核算,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反映薪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