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中国家长在古代叫什么

中国家长在古代叫什么

2025-04-01 21:52:49
梦境编织者
梦境编织者已认证

梦境编织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古代中国对家长的称呼因语境和亲疏关系差异较大,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对父母的直接称呼

父亲

正式称谓为“父亲”,口语中常用“爹爹”“爸爸”“老爷子”等。

母亲

常用“母亲”“娘”“妈”“慈”等,口语中普遍使用“妈妈”“老妈”。

二、对父母的雅称

双亲

指父母双方,是较为中性的雅称。

高堂

源自“椿萱并茂”的典故,特指父母。

严君/尊亲

“严君”多用于父亲,“尊亲”则泛指长辈。

家尊/家严

分别指代父亲和母亲,带有家族归属感。

三、对父母的尊称(他人视角)

令尊:

称对方父亲。

令堂:

称对方母亲。

尊府:

敬称对方住宅,也借指父母。

四、特殊亲属称谓

考妣:已故父母的代称。

继母/养母:根据亲属关系区分。

五、文化背景补充

古代家长权与孝道密切相关,子女需遵循“父为子纲”的伦理规范,家长拥有绝对权威。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如北方多用“老爷”“严君”,南方则更倾向使用“家父”“家母”等谦称。

以上称呼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庭伦理的重视,既强调等级差异,又蕴含亲情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