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排名  > 高校录取时看什么档案

高校录取时看什么档案

2025-05-23 10:39:56
起步向前走
起步向前走已认证

起步向前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校录取时档案的查看主要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类,具体内容及作用如下:

一、电子档案(主要审核依据)

核心内容

包含考生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报名信息)、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检信息、志愿信息、高考成绩、诚信记录等。

- 电子档案需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图像规范,与纸质材料内容一致。

作用

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审核依据,电子档案用于初步筛选和综合评估考生是否符合基本录取条件。

二、纸质档案(辅助参考或必需提交)

常规内容

包括《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格检查表》《高考志愿表》《各类加分申请表及证书复印件》(如竞赛获奖证书、社会实践证明)等。

- 部分院校可能要求提供《考生诚信承诺书》或外语口试成绩单。

提交时机

纸质档案通常在考生被预录取后,随录取通知书一起交给高校。

- 非电子档案地区或特殊专业可能要求考生在报到时现场提交。

补充说明

- 录取时主要参考高考成绩和学业成绩,当出现同分或专业竞争激烈时,高校可能结合单科成绩、体检结果等进一步筛选。

- 特殊招生(如强基计划、专项计划)可能涉及额外材料审查,但普通录取一般不依赖其他档案内容。

三、其他注意事项

档案一致性: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内容需严格核对,任何差异可能导致退档。

地区差异:部分省份高考已实现电子档案全程使用,无需纸质材料;未实现地区仍需提供。

特殊情况:若考生有特殊经历(如竞赛获奖、重大社会实践),可提前向高校申请补充材料。

以上内容综合了全国高考录取的通用规则及部分地区具体要求,考生需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录取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