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切线录取”的含义,需根据具体教育场景进行区分,主要包含以下两种类型:
一、普通高中录取切线
指考生分数需高于某一批次的最低分数线才能报考该批次学校。例如,某省计划招生10000人,分数线即排名第10000位的考生分数。
院校/专业切线
在批量投档过程中,考生志愿与招生计划匹配时,系统自动划定的最低分数线。例如,某高校计划录取500人,系统根据志愿填报情况确定第500名的分数为该校投档线。
模拟切线的作用
学生可通过模拟考试成绩对照历年切线进行志愿定位,筛选目标院校并针对性备考。
二、其他特殊招生切线
定向生切线
部分高校的定向生需完成服务协议,切线即服务地区的最低就业要求分数线。例如,某高校定向培养教师,录取后需到指定地区任教一定年限。
高职单招切线
高职单招分数线用于单独招生,与普通高考分数线独立。例如,福建省将高职单招分数线称为“切线”,考生通过单独考试录取后无需再参加高考。
三、注意事项
分数线计算:
普通高中切线通常以计划招生数的110%为基准,确保招生计划完成且减少落选人数。
志愿填报影响:部分院校(如重点高中、特色专业)有单独的分数线,需在志愿中明确选择。
以上内容综合了高考、中考等不同场景的切线概念,具体以当年招生政策和院校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