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航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按人数录取是高校招生过程中的核心录取原则,其具体含义和运作方式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按人数录取指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投档情况,以实际录取人数为依据完成招生计划的过程。具体分为以下要点:
以招生计划中的投档人数为基准,结合考生分数、志愿顺序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综合因素进行录取;
在每个分数段内,高校从投档考生中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优先录取分数高的考生,直至完成招生计划人数。
二、关键机制
各高校会按照本省(市、县)招生计划人数的1.2倍进行投档,例如某高校计划招生100人,则会投档120份档案。录取时,学校从这120份档案中选取100人。
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 分数优先:
在每个分数段内,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 遵循志愿:分数相同时,按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录取;
- 专业调剂:若考生未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则按分数和志愿匹配专业;若选择调剂,则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分配。
- 本位录取人数:
指同分数考生中,被某高校或专业录取的总人数。由于高考采用位次录取,同分数考生按顺序录取,因此被录取的同分人数即为“本位录取人数”。
三、特殊说明
征集志愿:当高校第一志愿录取未达计划时,会发布征集志愿,考生可填报缺额计划。征集志愿仍按平行志愿规则录取;
分数线与人数差异:录取分数线是该校计划招生人数的最低分数线,而录取人数是实际录取的总人数。例如,某高校计划招生100人,实际录取105人,则有5人通过征集志愿录取。
四、注意事项
位次填报的重要性:考生需结合自身分数、位次及志愿策略综合填报,避免因分数相近而错失录取机会;
信息核对:关注招生计划、投档规则及专业调剂政策,确保志愿与录取要求匹配。
通过以上机制,按人数录取既保证了招生计划的有效执行,又兼顾了考生分数与志愿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