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独行的兔子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古代每三年录取进士的数量,综合历史数据可总结如下:
一、明清时期的录取规模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平均每次录取进士约200-300人。 - 清代267年中举进士约2.7万,平均每三年约800-900人。
录取名额差异
各省名额不均,多省可录取100-300人,少数省份仅30人左右。
二、录取比例与难度
人口基数对比:
清代全国约3亿人口,进士占比仅0.000048%(百万分之零点四八),远低于现代高校录取比例(如清华北大每年数千人)。
竞争压力:由于人均寿命较短(平均35岁中进士,55岁退休),实际每年需补充约150名官员,导致考试竞争极为激烈。
三、特殊说明
恩科考试:为弥补常规科举录取不足,明清政府会不定期举办恩科,增加进士人数。
历史变化:唐代会试录取人数较少(每次20-30人),宋代有所增加(200-600人),明清时期达到峰值。
综上,古代每三年录取进士的数量在200-300人之间,具体受时代、地域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